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黄秋葵

    信息发布者:肖晓英
    2017-06-28 18:19:54   转载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黄秋葵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黄秋葵标准化生产,主要包括环境质量要求、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存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三台县无公害黄秋葵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079 蔬菜种子标准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环境质量要求

    3.1 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生产地块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外;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3.2 收获时禁止用污水洗菜;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及时回收残留农膜。

    生产技术要求

    4.1 种子处理

    4.1.1 品种选择:根据黄秋葵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选用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病性强、丰产性、商品性好的黄秋葵品种。

    4.1.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千粒重55g左右。种子质量应符合GB 807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每亩露地直播栽培用种量为1000g左右。

    4.1.3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晒种2d~3d,每天晒3h~4h。将种子浸于55℃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水温恒定15min~20min,然后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12h左右,用清水洗净粘液后即可催芽。于25℃~30℃条件下催芽48h,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2 栽培管理:

    4.2.1 栽培方式:黄秋葵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3月末-4月初播种育苗,5月中旬覆盖地膜定植。6月-10月收获;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5d左右,采收期90d左右。

    4.2.2 合理密植:黄秋葵要求光照充足、合理密植。如果过密种植,到生长中后期叶片会相互重叠、遮荫,植株生长细弱,节间长,不利于开花结果,并且容易倒伏,导致早衰。中等肥力的地块田块每亩栽2000-2500株左右为宜。

    4.2.3 苗期温度与水分管理:发芽期昼温应保持28℃-30℃,夜温不低于15℃;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温13℃以上,地温18℃-20℃。防止水大,偏干管理。

    4.2.4 中耕除草:幼苗定植后应连续中耕2-3次,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缓苗。除草结合培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后期倒伏。

    4.2.5 水肥管理:在黄秋葵整个生长期,要求保持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在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定植缓苗后,追1-2次提苗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kg或磷酸二铵10-15kg;催花肥用氮、磷、钾复合肥15-20kg。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以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生长后期可喷施叶面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

    4.2.6 枝打杈摘心: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消耗。在中后期对生长过旺的,应剪去基部侧枝和脚叶,利于通风透光。主枝高达60cm左右时可摘心,使养分集中供开花结果。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

    5.1.1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等。

    5.1.2 主要虫害有: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棉铃虫等。

    5.2 防治原则

    黄秋葵的无公害栽培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基本原则,病虫害防治要运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尽量少用化学农药,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和农药最大残留量应符合GB 18406.1的规定。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

    5.3.1.1 选用健康无病,抗虫、抗病性强的品种。

    5.3.1.2 合理布局,选择不同作物实行间作或套作。

    5.3.1.3 耕翻整地: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防除田间杂草。

    5.3.1.4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物借雨水、浇水及畦灌传播的机会,提高地温、保墒、减少灌水次数,可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

    5.3.2 物理防治

    5.3.2.1 覆盖防虫网。一般以防治蚜虫为主用25目的防虫网。

    5.3.2.2 6-9月份斜纹夜蛾高发期每15亩挂一盏诱虫灯诱杀。

    5.3.2.3 在春秋季小菜蛾、蚜虫高发期用黄板诱杀,每亩挂30张。

    5.3.2.4 人工摘除卵块、虫叶、病叶、病果等。

    5.3.2.5 使用糖醋液诱杀幼虫。

    5.3.3 生物防治

    5.3.3.1 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猝倒病可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防治。

    5.3.3.2 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利用苦参碱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较好。

    5.3.4 化学防治

    在无公害黄秋葵生产中,应按照GB 4285、GB/T 8321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要适时对症用药,严格安全间隔期,合理用药,以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所选药剂注意合理混用或交替使用,以减少病虫抗药性。

    注意: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以及所有含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未列尽农药,依国家最新公告执行。

    采收与贮存管理

    6.1 农药残留检测生长期施过化学农药的,采收前1d-2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上市。

    6.2 采收所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产品质量应符合GB 18406.1的规定。

    6.3 采收方法:秋葵以嫩果供食,收获期严格。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花谢后3d-4d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10cm-20cm长、约12-25d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多不能食用。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d-4d采收1次。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

    6.4 贮存应按品种、规格不同分别贮存。冷藏温度为2℃-3℃。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流通,温度均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